昨日從原武鋼旗下的武新股份有限公司獲悉,華中地區(qū)首條利用廢鋼鐵渣生產百萬立方米透水磚的生產線即將投產,產品主要用于“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地面鋪設。
透水磚的作用,是把“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實體型路面改變?yōu)橥杆访,可將路面積水滲透到地下補充地下水,通過配套的管路系統(tǒng)收集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雨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雨水在城市區(qū)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
記者在武新股份有限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拿起一盆水往兩塊平放的透水磚上澆,磚表面滲水和澆水同步。等一盆水澆完,用手指觸摸,透水磚表面沒有積水可以撩起。
該公司前期試產的產品已應用于青山區(qū)第一批“海綿城市”改造工程,供貨量達到上萬立方米。
武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黎明介紹說:“武漢去年成功申報成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在青山和四新示范區(qū)進行試點。我們預估青山區(qū)的項目容量約20萬立方米。這條生產線投產后,不僅可滿足武漢地區(qū)建設需求,還可覆蓋整個華中地區(qū)。武漢‘海綿城市’建設給我們帶來了空前的機遇。特別是在北方部分水資源緊缺的地區(qū),市場機會更大。”
根據(jù)武漢“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我市計劃2015年—2017年投資162.9億元,實施項目455個。到明年,兩個示范區(qū)內澇防治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
武新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股方為“武鋼股份”,每年約有600萬噸生產廢料進廠回收。通過二次利用,這些原本每噸價格僅15元的廢料“身價”呈幾何級上漲。
利用鋼鐵廠多余的生產廢料的好處是,生產透水磚的強度等各項指標超出國家標準。王黎明介紹,在透水磚的強度方面,國家標準是30兆帕,而武新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達到39兆帕。在透水磚的透水性方面,國家標準是1毫米/秒,而武新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達到3毫米/秒。去年3月,武新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已順利通過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的檢測認證,取得“海綿城市”產品“身份證”。
